飛輪與 命運環路
飛輪與 命運環路
飛輪與 命運環路
飛輪與 命運環路
在外人眼中,從優秀到卓越的轉型過程十分戲劇化,而且極具革命性,
但是對內部員工而言,卻是漸進的過程。將最終的結果和過程混為一談,
會曲解了對長期而言真正有效的做法。
無論最終的結果多麼戲劇化,從優秀到卓越的轉型從來不會一舉成功,
絕對沒有絕對性的行動,沒有偉大的計畫,沒有致勝的殺手級創新,
也絕不是靠一次好運或剎那間奇蹟出現就能成功。
持久型的轉型往往遵循穩定的型態,必須厚植實力,然後才突飛猛進。
就好像推動巨大笨重的飛輪一樣,一開始得費很大的力氣才能啟動飛輪,
但只要朝著一致的方向繼續不斷往前推動飛輪,經過長時間後,飛輪累積
了動能,終於有所突破,快速奔馳。
對照公司卻顯現了截然不同的發展型態——命運環路。他們不肯一圈又一圈
地逐漸累積動能,反而試圖跳過扎穩根基,厚植實力的階段,直接跳到突破
性的成長。後來,由於成效不佳,他們又反反覆覆,無法堅持一致的方向。
對照公司經常都企圖透過錯誤的大型購併,而創造突破性的成長。反之,從
優秀到卓越的公司往往有突破之後,才利用購併的行動為已經快速運轉的飛輪
增加更多的動能。
轉型期間,從優秀到卓越的公司內部員工甚至沒有察覺公司正在經歷重大的
轉型過程。他們往往在事後才看清楚整個轉型的經過。轉型計劃通常沒有特別
的名稱,沒有大張旗鼓的揭幕式,也沒有漂亮的口號或精心設計的活動,來
凸顯當時公司進行的改造。
從優秀到卓越的公司領導人幾乎都沒有花力氣營造團結的氣氛、鼓舞士氣或
管理變革。當有了適當的條件時,員工的投入、團結、激勵和變革等問題,
都自然迎刃而解,完全不成問題。當展現了績效和動能時,員工自然會團結
一致,而不是反其道而行。
華爾街要求短期績效的壓力並不會妨礙企業遵循飛輪模式,飛輪效應和華爾街
的壓力之間不但毫無衝突,反而是管理壓力之鑰。